随着我国和平崛起和经-济的腾飞,国内石油燃料的用量与日俱增,已成为世界第二的能源消耗大国,但我们不是石油资源大国。石油做为一种特殊商品,自然与众不同。近百年来,中东始终是世界的斗争热点,外国势力采用各种手段,甚至以子虚乌有的名义发动战争,无非为了那里的石油。如今在西亚、在中亚、在我国的西大门口,外国势力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那儿,屯兵布阵,安营扎寨,也是那里的石油。
安大线,安纳线的左变右换,背后的政治角力显而易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大陆架上的钓鱼岛,水深只有100多米,大陆架底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再往东就是水深一、两千米的琉球海域。有人就是想在我国的大陆架上踏上一只脚,在你家门坎上找个立足点,以攫取那里的石油和海域资源。正因为如此,我国成立了以国家领导人为首的能源资源战略小组,统筹全局。做为业者,我们就要使这些弥足珍贵的石油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充分利用好石油资源,对石油进行精加工,油化一体,使其产品附加值提高。从我国新建或兴建中的石化企业与不断的进行改造的老企业相比较,就一目了然了。世界石油工业百年发展史,就是加工工艺的开发史。其次,近几十年来,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生成,都与石油燃料的燃烧密切相关,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雨绸缪,要与时俱进,做好准备。生产好固然重要,但利用好也异常重要。我国万元国民产值的能耗是工业发达国家的11.5倍。汽车也不例外,我国汽车百公里耗油是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百公里耗油的0.51倍。
以我国年消耗汽油6000万吨计,节约一半,即省油3000万吨,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柴油也如此。把能耗降下来也殊非易事。有人做过汽车油耗实验,若燃料的热能为100,其中30%多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将近30%是冷却损失,也散布到大气中去。只有近40%的热能用来做功,而其中用于克服活塞摩擦、轴传动、变速箱制动、气泵、风扇、水泵的能量又耗去26%的热能,只有10%多一点用于车轮上。要降低消耗就要从各个环节中精打细算节约能量。这是个系统工程,做为石油从业者要抓住提高油品质量的关键。工艺的开发无疑是基础。而仅靠工艺开发、仅靠石油中的各种烃类组成和物化性能来满足不断发展的使用性能的要求,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开发各种燃料添加剂,改进燃料的性能。对燃料最早、最著名的添加剂要数四乙基铅抗爆剂了,汽油中加入抗爆剂,改进了燃烧过程,减少发动机爆震,由无序做功变成了有序做功,提高了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了燃料利用率,也节约了能源,为人类节约不少财富,遗憾的是由于铅对人体的伤害,它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同样,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也改进了柴油的燃烧性能,节约了能源,至今仍在为人类服务。此外,在改进石油燃料的贮存安定性、燃烧的清净性、稳定性、抗腐蚀性、改进燃料的低温性和润滑性能方面等等,添加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庸置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油燃料开发有了长足进步,汽油牌号提高,质量上升。世界燃料规范,欧洲标准、新配方汽油等都纳入了我们燃料改进的参比范围。新的燃料生产工艺在不断开发。相比之下,在石油燃料添加剂开发方面,就有更多工作要做。
首先是要强调对添加剂工作的重视。无论对厂家还是用户都如此。比如汽油清净剂和汽车电喷发动机是配合使用的。我国轿车都使用电喷发动机,但清净剂有的加、有的不加。有的厂家时加时不加,有令不行。例如,有的奥迪A6汽车,由于用油不当,进气阀、喷嘴结焦严重,油耗和载重卡车差不多,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国加油站汽油抽查结果有30%多不合格,而且还没有检测是否加了清净剂。管理部门、生产厂家,乃至用户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石油燃料清净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性能可以大大提高燃料利用率、提高轻质油收率、可以节约大量财富。实际上,在安排生产某一种燃料时,应首先考虑到可以选用哪几种燃料添加剂,尽量充分利用各种添加剂,其总体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会随后显现出来。
二是品种少,国外常用的汽油添加剂有抗爆剂、抗氧剂、清净剂、抗沉积添加剂、金属钝化剂、腐蚀抑制剂、防冰剂等,而柴油用的种类更多,常用的有十六烷值改进剂、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清净分散剂、抗氧剂、防锈剂、金属钝化剂、防锈防腐剂、摩擦改进剂等,而我们国内常用的只有抗氧剂、金属钝化剂、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清净剂屈指可数的几种。
三是数量少,目前全世界年耗汽油添加剂约为25万吨,其中仅美国就消耗10万多吨,柴油添加剂为10余万吨,十六烷值改进剂、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都广泛采用。我国石油燃料添加剂生产,大都以千吨计,使用范围也小,品种匮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巨大效益,有待挖掘。
四是研发力量投入不够,特别是基础性研究,国外有关石油添加剂报道联篇累牍。虽然实用比例只有千分之几,但说明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面对我国进口原-油数量、类型日益增多,加工工艺的多样化,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开发多种添加剂,除了有中石化、中石油等这些大型国企做为龙头企业做为骨干外,对石油添加剂,或者说石油精细化工应大力引导,吸收汽车行业、化工行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这一开发历程,除了模仿和引进外,在一个先进的石油标准、石油产品中,应包括更多的自己创新的技术含量,犹如朵朵红莲花,要片片绿色荷叶相映衬,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在百花丛中。